一些常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明確政府保護消費者權益責任 二維碼
![]() □ 漫畫/高岳 本報訊 記者陳麗平 前不久在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再次審議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一些常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明確政府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責任。 王萬賓委員說,草案應明確規定,保護消費者權益是各級政府的責任。草案加強消費者協會監督職能的用意是好的,但應進一步明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消費者權益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全國人大代表甘道明說,根據多年來的經驗可以得知,消費者維權執法工作適宜采用單一行政執法模式,如果改為多頭執法,則可能導致消費者維權難現象的出現。如果草案堅持設定多頭執法,則建議明確劃分執法權限,以切實杜絕多頭執法出現的監管死角。另外,建議根據行政強制法規定設定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強制措施權,如查封、扣押等。因為消費者維權執法更多涉及消費者人身健康、財產安全,賦予行政機關行政強制措施權,可有效預防危害后果的產生。 馮淑萍委員說,草案沒有規定哪些商品應當先進行檢驗、檢疫后才能上市。建議將草案有關規定修改為: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應當確定公布需要檢驗、檢疫商品目錄,并組織檢驗、檢疫,對其他商品和服務應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查檢驗,并向社會及時公布檢驗、檢疫結果。有關行政部門檢驗、檢疫發現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存在缺陷,可能對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責令經營者停止生產銷售,采取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消除危險的措施。
正凱編輯:chen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