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制定綜合評價方案 重壓之下各地違規補課仍存在 二維碼
本報北京10月15日訊 記者張維 教育部今日通報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活動的督查情況。通報顯示,違規補課、違規考試和分班、作業量大等不規范的辦學行為在一些學校仍然存在。 根據通報,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六中、鐵路一中、呼和浩特六中,安徽省蒙城縣第七中學,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第一中學,江西九江修水縣黃沙中學,福建漳平一中、漳平二中、漳平實驗中學等違規組織學生周末或假期補課。河北省石家莊市維明街小學組織學生課后有償補課,河南省鄭州中學代課教師段某組織該校學生到本人開辦的補習班上課,海南海口第二十五小學某老師強迫學生放學后留教室進行有償補課。 個別學校擅自組織小學升初中考試或變相考試,陜西西安交大二附中對登記的93名學生進行了綜合素質測試;安徽省歙縣歙州學校通過考試方式錄取初中階段不同年級的學生;河南鄭州一中實驗初中以舉行“新田杯”國際數學邀請賽初賽名義組織部分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升學選拔考試。少數學校違規分快慢班,督查中發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學初一年級存在此問題。 上海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每天布置大量的抄寫作業,孩子們往往做到深夜還不能完成,體育和活動課均被語、數、英等科目占用。浙江省嵊州市嵊州中學初中部、武義縣武陽中學也存在著“學生作業量過多”現象。 此外,國家課程方案未落實。一些地區學校音、體、美等學科專業師資力量薄弱,難以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另外為了升學考試而占用音、體、美等課程的現象在一些學校特別是初三年級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通報指出,今后將對違規辦學的學校,加大曝光、查處力度,嚴厲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教育部鼓勵各地研究制訂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方案,科學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逐步扭轉單純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的傾向。積極推進中考制度改革,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鼓勵用等級制呈現中考成績。
正凱編輯:chen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