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發布第四屆“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 二維碼
全國婦聯發布第四屆“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12月28日電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28日在北京發布第四屆“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涉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家庭暴力、性侵未成年人、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婚姻家庭關系、女職工勞動保護等方面問題,對于解決同類案件和維權難點問題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導意義。 這十個案例分別是:產假期間被扣生育津貼獲賠案、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內退女職工特殊權益案、發揮社工作用解決探望權糾紛案、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司法拘留案、網絡誹謗女子出軌自訴轉公訴案、“一站式”取證嚴懲性侵兒童案、家暴起訴離婚法院缺席判決案、強奸重傷幼女判處死刑案、離婚藏匿子女刑事拘留案、支持“外嫁女”獲同等村民待遇案。 在產假期間被扣生育津貼獲賠案中,一名女職工在勞動合同期內經公司批準休產假,但公司以業務經營調整、決定撤銷其所在崗位為由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克扣其生育津貼。對此,中華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副部長洪莎表示,女職工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維權:一是向工會及女職工組織尋求幫助,二是向調解組織、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仲裁,三是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四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針對離婚藏匿子女刑事拘留案,全國婦聯權益部部長高莎薇表示,近年來,因離婚引起一方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的現象頻發,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此舉一方面剝奪了未成年人依法享受父母雙方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方父母依法享有的監護權、撫養權、探望權無法實現。在此案中,司法機關“亮劍出擊”,采取強制措施,一方面懲治違法犯罪,同時也向全社會彰顯司法機關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決心和態度。 一名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在2020年引起網絡熱議。在這起網絡誹謗女子出軌自訴轉公訴案中,被告人惡意編造侮辱女性的不雅內容,利用網絡誹謗他人,不僅嚴重損害婦女名譽權和人格尊嚴,還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 “誹謗罪原則上是自訴案件,但如果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則可以作為公訴案件刑事立案。”中國女檢察官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傅侃表示,依法以公訴案件處理本案,不僅可以更好地維護婦女合法權益,還可以進一步強化對網絡違法犯罪的治理,凈化網絡空間。 據介紹,“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征集評選活動自2015年起舉辦,展示了近年來司法機關、婦聯、工會和律師等社會力量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重要作用和維權成果。2021年1月起,全國婦聯與全國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中國女法官協會、中國女檢察官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女律師協會等四家團體會員聯合開展征集,從近兩年辦理的大量案件中推選出49個優秀案例,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高校、研究機構和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評審,推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案例”。(完) 主題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