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國律師砥礪前行走向世界 二維碼
40年中國律師砥礪前行走向世界來源:法制網 【中國律師事業發展成就回眸】 編者按 2019年,中國律師制度恢復重建40周年,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律師制度從無到有,律師隊伍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為中國法治建設獻出自己的磅礴力量。 40年風雨兼程,中國律師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4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律師篳路藍縷,正昂首闊步走向世界舞臺,奮力譜寫新時代律師工作新篇章。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子陽 1983年7月15日, 深圳蛇口律師事務所正式掛牌成立。盡管地點設在廣東深圳蛇口海景廣場大門左側的一間竹棚里,但在當時仍引發不小的轟動。 在此之前,全國的律師事務所還叫法律顧問處,蛇口律師事務所是改革開放后,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律師事務所,這標志著中國律師制度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1979年,中國的律師制度恢復重建,至今整整40個春秋。40年櫛風沐雨、蓬勃發展;40年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律師數量,從起初的200多人發展到2018年底的42.3萬多人;律師業務,從刑事辯護到提供法律服務、參政議政、服務“一帶一路”;律師事務所,由70多家發展到3萬多家。 如今,律師事業實現長足發展,昂首闊步邁進新時代。司法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建設統領律師事業發展,堅持黨對律師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改革開放、服務發展大局、服務人民群眾。把加快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養高素質涉外律師人才。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律師行業40年的蓬勃發展就是最好的印證。 ——律師制度恢復重建的40年,是律師維護公平正義、助力法治社會發展的40年。 1980年底至1981年初,在對“四人幫”的審判中,18名律師參與訴訟,10名律師作為辯護人出現在法庭上,中國律師的形象第一次展現在公眾面前。 回首40年,中國律師制度與法治建設一路同行,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40年來,律師職業定位在變,身份在變,始終不變的是黨對律師工作的領導。 呼格案、陳滿案、聶樹斌案、張氏叔侄案……幾乎每一起冤錯案件昭雪的背后都有律師的身影,他們維護著當事人合法權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律師制度恢復重建的40年,是律師服務大局、奮發有為的40年。 律師制度恢復之初,辦理的案件基本上都是刑事案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漸介入民事、經濟案件,部分律師的業務發展方向拓展到非訴訟業務。時至今日,律師業務已無處不在。 據統計,全國律師目前每年辦理各類法律事務1000多萬件,年均承辦法律援助案件50多萬件,提供公益法律服務230多萬件次,為70多萬家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擔任法律顧問。 ——律師制度恢復重建的40年,是我國律師國際視野不斷拓寬的40年。 早在1992年,中國就啟動了外國和香港律師事務所在中國和內地設立辦事處的試點工作,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目前,共有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36家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了306家代表機構,分布在全國11個省(市)。 近年來,我國律師積極適應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需要,一些律師事務所業務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在國際法律服務業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據統計,我國律師事務所在境外設立了126家分支機構,2018年共辦理各類法律事務3.2萬多件。 與此同時,我國律師積極參與多種多樣的法律事務,包括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外知識產權爭議、境外投融資等等,努力為我國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提供法律服務,業務領域不斷拓展。2018年,國內律師就已辦理涉外法律事務近12.7萬件。 在律師制度恢復重建40年之際,中國律師站在新時代新起點再次揚帆起航,他們正走出中國,邁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