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一流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解讀《關于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實施方案》 二維碼
建設世界一流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解讀《關于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實施方案》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9月16日電 題:建設世界一流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解讀《關于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實施方案》 《關于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實施方案》近日印發。實施方案有哪些亮點?將推出哪些重大改革舉措?國務院新聞辦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和地方負責人作出回應。 “這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性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羅文說。根據方案,到2025年,先行區在建設特色技術先進臨床醫學中心、尖端醫學技術研發轉化基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醫療技術、裝備、藥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三同步”。到2030年,醫療服務及科研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充分形成產業集聚和品牌效應,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和醫療科技創新平臺。 加快先行區藥品、醫療器械進口審批;對先行區范圍內臨床急需少量進口藥品、醫療器械的符合要求的臨床使用數據,可以用于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注冊申請;在患者備案承諾基礎上,有條件允許先行區醫療機構患者帶合理自用量的進口藥品離開先行區使用;將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權下放先行區,試行社會化評價機制;建設國內一流的特許藥械追溯管理平臺……一系列改革舉措令人關注。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先行區發展,以高層次人才提升先行區發展,以高質量監管保障先行區發展。”羅文如此總結實施方案的亮點。 方案明確,海南省對先行區建設承擔主體責任。海南省省長沈曉明說,海南省已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和專家顧問小組,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重點做四方面工作:一是完成真實世界臨床數據應用研究方案;二是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政策法規體系;三是利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平臺進行重點招商;四是籌建博鰲研究醫院。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顏江瑛說,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海南省已批準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17個批次26個品種共271套產品,包括人工角膜、人工耳蝸、皮下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無導線起搏器等,這些產品已用于60名患者。批準進口的臨床急需藥品共有4個品種、5個批次,已用于25名患者的治療。 顏江瑛說,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會同海南省有關部門進一步落實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加快先行區藥品醫療器械進口審批,將臨床急需少量進口藥品、醫療器械先行先試的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先行區內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進一步助推先行區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方案明確,授權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屬(管)的3至5家公立醫院探索將品牌、商標、技術、管理等以特許經營形式,提供給先行區內醫療機構使用。“這將支持先行區健康產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說。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說,下一步將會同商務部,將海南省有條件的機構納入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服務的原創優勢,加快中醫藥服務與醫療旅游等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羅文說,為抓好實施方案落地實施,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有關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確定工作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各項任務的時間表;實行重點事項掛牌督辦;建立常態化工作評估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