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通過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方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二維碼
專家建議通過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方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來源:新華網 怎樣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是業界近期關注的話題。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日前說,要通過推動綠色資產證券化,引導扶持風投機構等增加在綠色科技項目上的投入等,推動我國綠色金融發展。 這是他在日前舉行的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年會上說的一番話。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 當前,我國銀行持有的綠色信貸資產達8萬億元,但證券市場的綠色債券總量只有5000多億元,且沒有被標準化和歸類,綠色投資標的很有限。 “突破點在于把8萬億元綠色信貸中的相當一部分,通過綠色ABS、CLO等工具,轉變成證券化的資產,讓資本市場投資和持有。”馬駿說。 另外,他還認為,發展綠色金融,需要政府、市場、機構等多方面合力。 馬駿說,綠色發展轉型最后一定要靠科技創新,但創新項目風險大,不適宜采用銀行融資,政府引導和扶持綠色PE和VC的投入更為重要。 實際上,政府相關部門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工作。 如,201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推動證券市場支持綠色投資。 中國還一直倡導并推動國際間的合作。如2016年在中國倡議下,綠色金融納入了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議程;2017年底,人民銀行與德、法等八國央行,建立了“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 近年來,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監管部門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綠色信貸規模穩步增長,已由2013年末的5.2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6月末的8.22萬億元。在綠色債券方面,2017年中國發行貼標綠色債券2486億元,發行量占全球綠色債券總規模的22%。 “雖然我們發展速度快,但世界很多國家正在迎頭趕上,我們還需快馬加鞭,推動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馬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