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二維碼
為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障公民依法參加審判活動,促進司法公正,特作如下決定: 第一條人民陪審員依照本決定產生,依法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不得擔任審判長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 第二條人民法院審判下列第一審案件,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一)社會影響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 第三條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時,合議庭中人民陪審員所占人數比例應當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四條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年滿二十三周歲; (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身體健康。 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條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和執業律師等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第六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公職的。 第七條人民陪審員的名額,由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審判案件的需要,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 第八條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并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第九條人民陪審員的任期為五年。 第十條依法參加審判活動是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保障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 第十一條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案件,對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獨立行使表決權。 合議庭評議案件時,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人民陪審員同合議庭其他組成人員意見分歧的,應當將其意見寫入筆錄,必要時,人民陪審員可以要求合議庭將案件提請院長決定是否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第十二條人民陪審員的回避,參照有關法官回避的法律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應當遵守法官履行職責的規定,保守審判秘密、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法應當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應當在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法應當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在其所在城市的基層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第十五條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陪審員進行培訓,提高人民陪審員的素質。 第十六條對于在審判工作中有顯著成績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人民陪審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七條人民陪審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所在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查證屬實的,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除其人民陪審員職務: (一)本人申請辭去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參加審判活動,影響審判工作正常進行的; (三)具有本決定第五條、第六條所列情形之一的; (四)違反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法律及相關規定,徇私舞弊,造成錯誤裁判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人民陪審員有前款第四項所列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人民陪審員因參加審判活動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費用,由人民法院給予補助。 有工作單位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克扣或者變相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無固定收入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期間,由人民法院參照當地職工上年度平均貨幣工資水平,按實際工作日給予補助。 第十九條人民陪審員因參加審判活動應當享受的補助,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為實施陪審制度所必需的開支,列入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條本決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