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百余項新招“亮劍”執行難 累計公布“老賴”644.52萬例 二維碼
最高法百余項新招“亮劍”執行難 累計公布“老賴”644.52萬例來源:法制日報 法制日報1月11日訊 “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2016年,全國法院向執行難全面宣戰,懲治“老賴”由1家單干變為24部門聯手,100余項新招“亮劍”,大批“老賴”被限制購買飛機票、擔任各類企業高管,為司法公平正義搬開“絆腳石”,執行難由此打開突破口。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法院累計公布失信被執行人644.52萬例,其中自然人550.96萬人、企業或其他組織93.56萬個。交通部門對老賴限制購買飛機票576.62萬人次,限制購買列車軟臥、高鐵、其他動車組一等座以上車票207.23萬人次。全國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共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各類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7.1萬余人次;貸款方面,僅中國工商銀行一家就拒絕失信被執行人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52萬余筆,涉及資金68.1億余元。 此外,最高法與芝麻信用合作,推動在互聯網生產、經營場景下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截至目前,芝麻信用通過其信用平臺,共對55萬余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了信用評分扣減等懲戒措施,并通過互聯網向其發送督促執行消息,4.1萬余名失信被執行人因此還清債務,其中7000余人屬于長達兩三年一直逃避執行的“老賴”。 據了解,最高法還將失信被執行人數據推送給百度搜索,通過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直接展現、法人或其他組織失信信息提示等方式進行展現;主動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推送給國家發改委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通過將失信信息和有關聯動單位共享互動,不斷壓縮被執行人的生存空間,讓失信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基于聯合懲戒的強大威懾,已有近百萬名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記者劉子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