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氣污染環保部向眾央企下任務
明年不達標將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來源:法制日報
法制網7月31日訊 治理大氣污染,環保部今天再出重拳。其在今天公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以下簡答《治理方案》)中明確表示,從明年開始,將向社會公告不達標企業名單,并按《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環保部表示,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該部將強力推進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決定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電力、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行業(以下簡稱四個行業)大氣污染限期治理行動。
《治理方案》提出,要大幅度減少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治理方案》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92家企業、777條生產線或機組在2015年前全部建成滿足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的治污工程,設施建設運行和污染物去除效率達到國家有關規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均較2013年下降30%以上。
根據《治理方案》, 2014年底前,京津冀區域完成94臺、2456萬千瓦燃煤機組脫硫改造,70臺、1574萬千瓦燃煤機組脫硝改造,66臺、1732萬千瓦燃煤機組除塵改造。山東、山西、內蒙古三省(區)完成191臺5272 萬千瓦燃煤機組脫硝改造;京津冀區域完成257臺鋼鐵燒結機(含球團)脫硫改造、139家鋼鐵企業除塵綜合治理;2014年底前,京津冀區域完成46家平板玻璃企業脫硫脫硝除塵綜合改造;2015年7月1日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完成155條、42.4萬噸/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硝工程,完成60家水泥企業除塵綜合治理。
環保部表示,對改造不到位或超標排放的,按照規定予以處罰。“面核查煤矸石電廠,凡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取消其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退稅、免稅政策的資格。”《治理方案》要求,加強電力企業節能環保電力調度,分配上網電量應充分考慮污染物排放績效。全面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污收費標準。
《治理方案》明確,要嚴格考核問責,其中,“將各地和企業集團四個行業大氣污染限期治理情況納入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范疇。”環保部提出,2015年1月,逐一核查電力、鋼鐵、平板玻璃項目完成情況;2015年7月,逐一核查水泥項目完成情況。對未按要求落實的,依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等規定予以處罰,考核結果納入政府績效和企業業績管理。向社會公告不達標企業名單,按《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根據《治理方案》,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山東省人民政府等6省市區政府要履行政府職責外,環保部還要求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神華集團公司等央企在內的企業履行嚴格落實治理任務。(記者 郄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