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檢察機關調研發現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呈上升趨勢 二維碼
法制日報記者李松黃潔
制圖/高岳 “招開卡人員,帶U盾一張80元,一天輕松賺200元”;“招聘日結辦卡員,學歷、工作經驗均不限,薪資待遇100元/天”……點開部分知名的信息發布網站,類似這樣的兼職招聘信息仍不難找到。而這些“辦卡員”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內容呢?事實上,他們就是負責使用他人身份證,到各大銀行冒領信用卡的“馬仔”。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隨著經濟發展,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正呈現日益高發態勢。從目前的發案情況來看,此類案件以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信用卡為主要犯罪手段,且多為有組織、有分工的團伙犯罪行為。而在這類看似簡單的犯罪行為中,還延伸出了上、下游犯罪———上游對應著盜竊、騙取或者買賣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下游則為洗錢、電信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大開方便之門,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而在買賣身份證、招聘辦卡員、出售冒領信用卡等一系列行為中,互聯網正成為最主要的“交易平臺”。 買證領卡出售“一條龍” 小吳是名90后,一直想找份兼職工作增加點收入。通過網絡搜索,小吳發現了李某等人發布的招聘信息。根據信息上簡單的描述,這份兼職工作不僅對學歷、年齡等條件都不設限,而且承諾每日可輕松得到200元報酬,當日結清。小吳覺得這份工作收入不錯,便立即撥打電話應聘。 今年5月9日上午,小吳按照與李某的約定,來到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地鐵站口見面。見面后,李某神神秘秘地將小吳領到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拿出一大把身份證,讓他從中挑出一張照片比較像他的身份證,然后詳細交代了他的工作:冒充身份證上的人,到附近的銀行網點辦理銀行卡,同時開通網上銀行。此外,李某還給了小吳一張新的電話卡,指示他在開通網銀時就填寫這個電話號碼。 據小吳回憶,當時和他一起被“分配工作”的還有另外一個人,李某給兩人的指示都是一樣的。交代完畢,兩人便分頭去了不同的銀行。小吳的“工作”開展的還算順利,他先后去了多家銀行,其中只有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提出小吳與身份證上的照片不符,沒有為其辦理銀行卡。最終,小吳成功辦理了一張帶U盾和4張不帶U盾的信用卡。一上午時間,小吳輕松賺得了200元。不過,小吳剛與李某交易完畢,就被早已守在一旁的民警抓獲。一起被抓的,還有小吳身后真正的“老板”鄭某。 不過,對于小吳來說,他并不知道他的實際“雇主”是鄭某。 據了解,年僅23歲的鄭某初中畢業后開始務工,2012年6月來到北京。最初,鄭某也是從網上找到了一份“幫人辦卡”的兼職,不過他從中發現了發財的機會。半年后,鄭某開始自立門戶,招人辦理銀行卡,組織起了自己的“辦卡團隊”。 在鄭某團伙中,鄭某自己負責購買真實的居民身份證,一張女性身份證的價格為四五十元,一張男性身份證的價格為七八十元。鄭某的同伙李某等人則負責在網上以招聘兼職的名義召集“開卡團”,并組織“開卡團”到各銀行網點辦理銀行卡,小吳便是“開卡團”的成員之一。 李某等人將從“開卡團”收集到的銀行卡交給鄭某,由鄭某將銀行卡、U盾、身份證以及電話卡一整套以300元的價格賣出。據鄭某供述,他自己是整個辦卡業務的主要受益者,每賣出去一張就能賺取80元,其他同伙則賺取50元、20元不等。而據李某說,他自己辦了50多張銀行卡,找人辦了100多張,一共賺了1萬多元人民幣。 目前,上述團伙包括鄭某在內的9名嫌疑人已經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 人員多分布廣查處難 記者了解到,類似鄭某等人從事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此前并不多見,但近期開始呈現出增多趨勢。雖然這種犯罪是信用卡犯罪中的一環,但潛在風險巨大。 據昌平區檢察院偵查監督二處處長周麗娜介紹,在此類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以冒用他人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為業,有穩定的身份證明來源和信用卡銷路,他們往往是通過網站或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等群眾演員較多的地方,以招聘兼職為名聚集辦卡人員。然后按其相貌與身份證上照片的相似度發給身份證,令其到各銀行辦理信用卡,之后再將取得的信用卡賣掉。一般一人持一證可辦理多家銀行的多張信用卡,賣掉一張帶U盾的信用卡可獲得370元,收益豐厚。如不案發,其持續時間將非常長,辦理信用卡可達上百張,形成一條長期、穩定而又秘密的地下產業鏈。 同時,團伙中位于上游位置,負責購買和提供他人身份證的嫌疑人,經常會在QQ群中交流犯罪方式、發展組織成員。這些行為方式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傳播性。 “網絡環境的混亂復雜為不法分子渾水摸魚打開了方便之門。”周麗娜說,目前網絡監管體制尚不健全,例如網絡店鋪準入低、沒有實行實名認證,不法分子只要交納很少的保證金即可開展業務,且同一人利用不同身份可以注冊多家店鋪,從而使其無論是信息發布、網絡交流還是商務貿易,都可以隱瞞真實身份。想要利用已經被查獲的下游犯罪牽出上游買賣身份證的違法主體,在實踐中非常困難。“不僅如此,在我們已經辦結的案件中,部分嫌疑人就交代,其所掌握的犯罪手段,就是從網上店鋪賣家處學到的”。 另據介紹,在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中,行為人之所以能夠輕松冒用他人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與銀行的管理疏漏也有關系,銀行工作人員在開辦信用卡時,防止身份證被冒用的主要核對項就是照片,不法分子只要與身份證上照片相似,便有可乘之機。 據了解,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是信用卡犯罪中相對基礎的一環,但是這種犯罪實施人員眾多,分布廣泛,且主要的不法分子居于組織高位、行為隱蔽,相互之間單線聯系,給查處帶來了較大難度。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對于公安機關還是對于檢察機關而言,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都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在證據的把握標準上尚不統一。例如,在鄭某等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中,公安機關在偵破過程中從鄭某身上查獲了大量身份證和信用卡,并通過異地協作平臺收集了大量身份證所對應的事主的證言,但是難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鏈接 前不久,深圳市公安局鹽田分局搗毀了一個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辦銀行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的犯罪團伙,抓獲該犯罪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及團伙成員6人,查獲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申辦的銀行信用卡一批。 2013年3月28日,呂某報案稱,自己沒有辦理信用卡,卻被多家銀行聯系要求信用卡還款,金額達人民幣近5萬元。經過縝密偵查,警方將此案主要嫌疑人抓獲。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糾集犯罪嫌疑人陳某、張某等人,非法買入大量公民被盜或遺失的身份證件,又從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人員手中購買所獲取的公民身份證的個人征信,再通過互聯網以招收社會調查員、公關人員的名義,挑選一些人員冒用所獲取的他人的相關信息申辦銀行信用卡,然后進行刷卡消費或利用POS機套現。 □說“法” 遏制信用卡犯罪銀行需嚴格審查 對于屬于新領域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檢察機關認為,銀行卡管理體制不健全給不法分子實施犯罪留下了漏洞,實踐中部分僅初中文化的嫌疑人可以輕易使用讀卡器竊取信用卡信息并進行偽造,反映出目前磁條式銀行卡易被不法分子破解偽造;另外,案件中,同一人員持同一證件,在有些銀行可以順利辦理銀行卡,而在有些銀行卻被識破,也反映出銀行工作人員完全是可以通過更細致、審慎地審查,防止信用卡遭冒領的,可實踐中大部分的銀行工作人員對信息的審查仍不夠細致。對此,檢察機關建議,銀行應盡快建立健全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確保申請人開戶資料真實、完整、合規,對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運行前開立的銀行卡存量賬戶要逐步進行聯網核查,對已在銀行大量開戶或申卡的持卡人申請辦卡,要從嚴審查,加強風險防控。 黃潔
官方網址: |